新闻中心 法律资讯 案例中心

中国中小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平台于第五届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举行期间正式发布

分类:行业动态 2760

2021年4月28日,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活动-第五届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成功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公安局主办,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联合讼道等多家机构共同承办。知名院士等专家学者、产业界代表、监管部门相关领导等围绕“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安全”主题,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创新、监管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于锐,北京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燕、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立权分别致辞。证监会中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辉耀、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马彬、司法部研究室原主任王公义、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会长杨春松、北京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处副处长赵峰、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会长袁旭阳、秘书长屈平、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杨卫军等领导与专家出席论坛活动。

本届论坛由公安部第一、第三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荣誉主任严明主持。 严明所长指出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在不断前进,形势可喜。区块链的四个技术支撑点对点通信、共识机制、分布式存储、加解密技术,同时也是其重要特征,不具备或不完整则不能算是区块链。安全对于区块链应用同样重要,包括原数据的可靠性和防止恶意使用都不可忽视。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发展未来可期。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于锐在致辞时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必将推动互联网从信息互联网迈向价值互联网、秩序互联网,介绍了国际区块链技术应用。我国的公安机关创新警务模式,结合实战业务需求,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执法办案中的应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作为公安机关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服务支撑单位,也开展了公安信息化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并且在司法数据证据存证共享、可信数字身份等方面进行实践。为各行各业提供权威、可信、安全、便捷的网络身份认证平台;发挥“区块链+”和可信身份各自的特点和能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可信的区块链应用新格局。区块链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大规模的深度应用还存在许多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也存在很多挑战。

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马燕在论坛致辞中表示,我国的网络信息建设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类网络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互联网安全技术等需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制度思考。《网络安全法》以及信息安全领域的各项立法、司法解释,也需要法律行业、互联网行业以及相关领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随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司法鉴定行业内涵不断扩充,电子数据类鉴定已经成为司法鉴定业务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北京市司法局将积极贯彻国家区块链战略部署,指导司法鉴定行业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探索司法业务区块链场景应用,推进行业协会积极研究区块链证据的证据标准、鉴定方法,发挥新型技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立权围绕区块链技术助力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致辞。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维权过程存在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问题。商业秘密保护首先要求企业应承担自身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知识产权保护行动要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指导企业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支持服务机构参与维权服务,保障商业秘密安全;商业秘密保护的方法要依法依规。 北京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加强知识产权的仲裁和调解建设,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发展,规范调解流程,也培养了一批专业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北京的知识产权调解模式已经得到司法部的认可,成为北京经验向全国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区块链与数字经济”为题为论坛做视频报告,对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做出指导。一是对我国区块链产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有国家战略护航,核心技术体系加速形成。在政务领域,各部委多方面加深协作,加快推进区块链在数据共享、数据生态的建设,会将区块链转型推向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二是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区块链将作为数字经济的信用基础,为数字经济注入了全新的动能,将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变,成为数字新基建的信任基石。三是区块链作为重要的可信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层面应深化发展。四是建设中国特色的主权区块链要重点关注网络可信身份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分会副主任委员朱岩做了题为“区块链标准分享”的主题演讲,对区块链国内外标准的发展状况进行回顾,梳理了区块链标准建设在顶层设计、互联互通、业务推广、安全与监管等四方面对区块链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并对IEEE《跨链数据认证和通讯协议》、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智能合约形式化表达》、中国印章行业《区块链数字印章系统技术规范》等标准进行了介绍。

蚂蚁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产品委员会主席,法律科技事业部总经理徐惠做了主题“打通企业数字化‘最后一公里’——蚂蚁链电子印章平台介绍”的主题演讲。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签约流程复杂,实体印章的使用无法做到“零接触”,影响企业签约效率;印章数字化则是企业数字化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电子印章不仅是数字基建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实现企业用章申请、使用、维权的全链路数字化,真正实现零见面审批和减负降本。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将打通企业数字化的“最后一公里”。

在论坛举办期间,中国中小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平台正式发布。

为了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联合讼道、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为企业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秘密保护平台。平台通过标准化的软件和定制化的法律咨询服务对企业商业秘密进行全面的定义、权利登记、权利管理、权利要素存证和纠纷解决与诉讼服务。

商业秘密保护平台对接公安部第一研究所CTID可信身份认证平台、讼道区块链电子凭证开放平台、由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出具权威的商业秘密证据保管函和司法鉴定意见书。存证平台对接全国统一司法区块链,企业在平台登记后,商业秘密证据所对应区块链hash值自动同步到司法区块链中的所有节点,存证效力获得全国各级法院的认可。在发生商业秘密被侵权的情况下,为企业提供一键出证,诉前调解、行政、司法、刑事保护等相关法律服务,为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提供端到端服务。为中小企业的商业秘密权利提供了真正可信、便捷、安全的保护方案。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马彬致辞并宣布正式发布。马会长指出中小企业在创业和发展阶段商业秘密被侵权现象常见,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作为协会和各级法院诉调对接的合作机构,协助法院承担了大量以知识产权纠纷为主的民商事案件纠纷化解调解工作。希望调解中心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要求,推广区块链证据的使用,根据执法部门对商业秘密侵权的证据标准和规则不断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平台的功能、技术能力和信息安全管理。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巢锴主任介绍了中国中小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平台。针对于商业秘密证据的五大特征,商业秘密保护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按照保密管理制度与流程、保密教育、协议签署、员工行为监控、保密场所与介质、经营信息确认、技术信息确认七大证据管理逻辑,提供“咨询、权利登记、取证存证、维权”四大服务。发挥调解中心多元纠纷调解职能,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提供多维度保护。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唐青林律师做主题发言,商业秘密案件中原告的败诉率很高,主要原因举证难度大,多数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缺乏保护和留存商业秘密技术资料相关证据的意识,导致涉诉时举证困难。区块链存证可围绕商业秘密认定标准中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的确认方面展开取证和存证,存证信息同步至司法区块链,从而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与不可篡改性。可极大地增加维权胜诉的概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龑作为嘉宾参加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商业秘密保护平台发布仪式,就“法理视角下的区块链证据效力与《民法典》对电子合同的规定”进行主题演讲。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信用体系提供价值的同时,冲击社会治理的安全性。区块链技术为电子证据的证据效力提供了自证真实的技术性能和理论的双重价值;区块链存证技术以平等化的证据证明标准提高了司法效率。协会等社会组织可以借助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民法典469条融合了合同法和电子商务法对电子合同的规定,以举例方式说明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有形地展示,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区块链证据规范的出台,将在司法领域释放红利。

北京互联网法院伊然法官做了主题为《区块链存证进路规则探索与挑战》的演讲,针对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存证司法现状,就“天平链”建设情况做了介绍,并对电子数据鉴证的真实性、原件勘验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技治主义”的区块链自我鉴真二元理论探索。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警务支援大队副中队长方若冰做了主题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据共享平台》的演讲,内容包括:涉虚拟货币犯罪案件的侦查思路、人工智能在电子数据取证工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数据证据管理系统的构建。

讼道产品总监赵坤做了主题为“区块链电子凭证开放平台创新应用”的演讲,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凭证开放平台不同场景出发,阐述电子凭证的应用经验。以身份认证、数据存证、电子签章三个重点展开,提出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物流行业,讼道与百世集团(NYSE:BEST)合作开发了物流无纸化运输系统,专门应用于百世仓库、运输货物流转过程中的交接存证。系统上线1年内,丢货率降低了100%。直接避免了千万元的货物丢失风险。

在公安行业,讼道为公安系统打造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证据流转管理系统”,解决了公安、检察院、法院之间原有证据流转依靠物理介质造成的易被篡改,易丢失,效率不高等问题,为司法系统的效率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圆桌论坛环节,法律、公安、金融等不同领域的六位专家对各自领域里区块链应用中的不法风险与刑事犯罪预防进行深入讨论。

北京市律协商事犯罪预防与辩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石宇辰律师,在圆桌论坛发表了区块链应用中的不法风险与刑事犯罪预防的演讲。石律师结合自办的与区块链相关刑事案件,如利用虚拟货币为网络赌博转移资金、转移抢劫赃款、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行为,从实务层面分析了区块链应用的不法风险,并结合刑法中的相关罪名进行了深入剖析与评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董立波分享了涉区块链犯罪的经典案例,作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之一的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信息系统数据,在数据资产受到不法侵害时巧妙的适用法律法规,能有效的保护合法权益。

北大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主持了圆桌论坛“区块链应用中的不法风险与刑事犯罪预防”,胡旭认为,区块链是现在炙手可热的前沿科技,像“互联网+”一样,大有呈现“区块链+”的发展趋势。尽管区块链技术本身具有中立性,但当有人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施各类犯罪时仍需用刑罚规制。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张威岩律师介绍了涉及区块链的主要罪名,绝大多数涉及区块链的犯罪都与人民币或数字货币有关,并分析了此类犯罪高发的原因,认为区块链涉及的犯罪与技术无关,技术是无罪的,有罪的是使用技术的人,只要我们使用区块链技术服务的生产生活事件不具有刑事违法性,就不会构成犯罪。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详副教授指出区块链的本质是技术与制度的融合,是一种信用形态,需要第三方背书与政府背书。区块链应用的最佳场景是过程型数据,目前更多涉及结果型数据的运用。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和制度都具有可变性,因此在刑事监管领域需要考虑上链前的信息真实性以及上链后信息的非法篡改。从相关案例出发,分析了教育领域信息安全犯罪的几种类型,以及区块链应用的趋势。

实现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六稳六保”的重要保障,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将携手讼道、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蚂蚁链、中国移动、中科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印章行业协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等合作伙伴和行业协会共同致力于技术赋能数字经济,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行业应用,协助实体经济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网站声明:本站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网站及互联网相关知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标签:区块链技术商业秘密保护高峰论坛 下一篇:
展开更多
预约在线调解

loading...